2008年5月26日 星期一

閱讀《大師輕鬆讀》的方法:只要知識,不要負擔


堅持,是必要的堅持。在藝術家的腦子裡,多數存放不下商業模式、成本效益、投資報酬,這些條條框框。我自己也很驚訝,接觸《大師輕鬆讀》以來,一經4年多,卻始終沒有把這本雜誌放下。



【文/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校長、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朱宗慶】


閱讀《大師輕鬆讀》之前,能夠累積一定的人生經驗,是比較好的。不過沒有也無妨,就是不要把閱讀弄得沈重兮兮就對了,繼續往下讀就對了。堅持,是必要的堅持。


在藝術家的腦子裡,多數存放不下商業模式、成本效益、投資報酬,這些條條框框。我自己也很驚訝,接觸《大師輕鬆讀》以來,一經4年多,卻始終沒有把這本雜誌放下。

讀書只是生活的一部分

有了《大師輕鬆讀》之後,我連找書、買書的麻煩都省了,所以自然養成定期閱讀的習慣。只是這透過摘要整理出來的內容,閱讀起來一定要避免斷章取義,所以閱讀過程中我會不斷回到自己的經驗,印證自己的體會。這樣,就可以好好把雜誌提供的內容,當成自己的思考補充劑,不拘泥學習不學習這種彆扭的態度。

翻開我的雜誌,每一本都塗了滿滿紅的、綠的、黃的,各色的馬克筆標示。不同顏色標記,代表不同的重要程度:有需要精讀的、有可以運用的、有略讀即可的,更有的是代表就直接跳過不必理會的內容。

所以,我所謂讀起來沒有負擔,一部分也是因為,我不會強迫自己所有內容都要生吞活剝塞進腦子裡,真看不懂的,就直接從閱讀中delete掉,那表示這些作者累積的經驗,和我的經驗沒有交集,不看也沒有損失。做什麼事都必須找到樂趣,老是在意自己沒弄懂的部分就灑脫不開,反而把讀書弄得緊張兮兮,樂趣盡失。這都是經驗之談,我也曾經嘗試過去買本原文書把來龍去脈搞清楚,結果書是找來了,但命運都是躺進角落吃灰塵,久了就知道,零負擔的閱讀才最適合自己。


閱讀是分享的源頭

尋找讀書的樂趣有時靠自己,有時靠別人。像我,就是很懂得在閱讀過程中給自己找樂子的人。先前不是說過嗎,從藝術的角度出發,和從商業的角度出發,在通過經營管理這道過程時,會遇到很多衝突或歧異,但也沒什麼困難的,只要不硬套,把作者的概念轉個彎,彎向符合經營藝術的角度就可以順利通過了。所以我常常利用《大師輕鬆讀》內文裡作者整理的解析圖,刻意忽略圖上的文字,然後按照自己的理解與需要,像玩填空遊戲一樣,填上屬於藝術表演領域的要素。這樣一來,我就覺得自己是這些「大師」們的coauthor,愈讀會有愈高的成就感。

分享真的一點都不難,有許多許多種管道,重點是要你願意。像我每天都接觸到學生,分享已經成為我教學中重要的一環。像《大師輕鬆讀》這種硬底子的刊物,融會貫通後變成自己的養分,一樣可以串出精采的故事。比如224期的<把廣告這件事交給顧客>,把廣告當成「好事」、「口碑」、「資訊」等;把顧客轉換成「親友」、「學生」、「音樂界」等,在對不同聽眾講演時,套上該期內容的大架構,就能創造出不同的故事情境,每一回都能引人入勝。

當然,我也發現,在閱讀《大師輕鬆讀》之前,能夠累積一定的人生經驗,是比較好的。不過沒有也無妨,就是不要把閱讀弄得沈重兮兮就對了,繼續往下讀就對了。堅持,是必要的堅持。我能夠花十多年時間推廣打擊樂,就是因為我堅持;我堅持,是因為我相信「好做的事不會輪到自己」,所以不會自怨自艾,不會聰明到想放棄。凡事抱持感謝的心吧,在閱讀的過程中還能學到東西,要感謝。


▼選評資料來源


※本期電子報摘錄自《大師輕鬆讀》9/27出刊第247期


沒有留言: